大湾区 大未来 | 湾区“硬联通” 珠西“大会战”
珠海磨刀门水道,随着最后一节钢梁焊接完成,珠海市洪鹤大桥首座斜拉桥零 误差完成钢梁合龙,距离大桥的全线贯通又迈进了一步。
中山往东的伶仃洋上,38米的高空上工人们正在焊接桥墩盖梁的支撑平台,深中通道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伶仃洋大桥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江门台山市赤溪镇,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开工现场响起了机器轰鸣声;而在一百公里开外的江门高新区(江海区),高新区公共码头正在加快建设,建成后将成为珠三角最大规模的内河港口。
近年来,珠中江三座城市不约而同地掀起了一股交通建设的热潮。在河网密布的珠江西岸,一条条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跨江越海,各类大型机械的轰鸣声此起彼伏,不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设施的“硬联通”。
洪鹤大桥建成后可促进港珠澳大桥与珠海西部城区的联动,并打通粤西直达港珠两地的大通道。
1不约而同的交通大会战
深茂铁路、南沙港铁路、广中江高速、中开高速……打开珠三角地图,一条条建成或规划在建的铁路、公路“蛰伏”在珠江西岸的广阔土地上。
近年来,珠中江三城不约而同地开启交通“大会战”模式,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
珠海提出,连接城市东西部地区的洪鹤大桥、香海大桥、金海大桥三座大桥,接下来要一年通一座。同时,与广州、中山合力加快推动广州地铁18号线延伸至珠海,与深圳连接的伶仃洋通道也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为打造大湾区西部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中山计划在几年内,投入超过1500亿元全力打好交通大会战,重点推动深茂铁路、南沙港铁路、广中珠澳高铁等战略通道建设,投资金额和建设项目均创历史新高。
江门在大湾区中处于承东启西的关键节点,提出全力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枢纽门户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据统计,2020年江门共安排交通类项目115项,年度投资计划超过215亿元。
2与湾区核心城市互联互通
从深中通道到深珠通道,从广州地铁18号线延长线到广佛江珠城际,从深茂铁路到广中珠澳高铁……拉近与大湾区核心城市的距离,已成为三地共识,轨道交通建设则是重要抓手。
在广东省发改委此前公布的《关于2020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专项资金(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安排计划的公示》中,广中珠澳高铁在列。
公开信息显示,广中珠澳高铁将连通广州、中山、珠海、澳门四座城市,总里程14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运营后,广州至珠海间的车程将缩短至30分钟左右,届时广珠中三座城市将进入30分钟城市圈。
在深茂铁路江门站的施工现场,塔吊正来回运送材料,多台打桩机同时作业,工人们忙着打桩、焊接,一旁的铁轨不时有列车飞驰而过。该项目建成后,江门到深圳的轨道交通出行时间将缩短到约40分钟。
除了加快推进南沙港铁路及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建设外,江门还成功争取珠江肇高铁项目调整为近期实施项目并全力推动江门至珠三角枢纽机场段今年动工建设。该项目是大湾区西翼珠江佛肇四市互联互通的第一条高铁通道,对实现珠江西岸全面接入全国时速350公里高铁网和大湾区西翼城市互联互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加速拓展向西通道
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是珠中江地区最大、始发线路最多、站台数量最多的铁路枢纽站,向北直达广佛核心地带,向南通珠海、澳门,往东到深圳、厦门、上海,向西至贵州、广西、海南,将成为珠三角辐射粤西乃至大西南地区的交通门户。
向西,正在成为大湾区交通网络布局的一大趋势。
三年前,江湛铁路正式通车运营,填补了粤西大地无快速铁路的空白。
去年6月6日,粤港澳大湾区“承东启西”新脊梁——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打下第一根钢管桩。该项目建成通车后,将与港珠澳大桥、西部沿海高速共同构成大湾区最南侧的一条东西横向高速运输通道,使香港到江门的车程只需1个小时,形成“香港—珠海—江门—粤西”大通道。
黄茅海大桥或将成为打通珠西交通格局的突破口,把珠江口的核心影响力向珠江西岸和粤西延伸,推动珠西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4
从2小时到20分钟
——深中通道,缩短的何止是时间
深中通道路线全长约24公里,集“隧、岛、桥、水下互通”于一体,是国家“十三五”重大工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关键交通枢纽工程。建成后,将成为连接“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经济圈的公路直连通道。
“这条道不仅有一座主跨伶仃航道的悬索桥、全长6845米的海中隧道,还包括正在建设的东人工岛、西人工岛、机场枢纽互通立交等。项目采用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的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使用寿命100年。”宋神友介绍。
从地图上看,内伶仃洋可以看作一个三角形海域,上有南沙大桥、虎门大桥,“底边”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而深中通道则是这个三角形的“中位线”,项目建成通车后,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将从目前的2小时缩短至20分钟左右。
根据规划,深中通道将向东连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和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向西连接中山翠亨新区,进而通达珠海、佛山、江门等地市。
“项目的建设对于推进珠三角东西两岸产业互联互通,各类要素高效配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融合发展,助推广东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宋神友说。
一直以来,城市中心城区首位度不高、创新资源缺乏等问题,制约了中山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山亟待破解的困境。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中山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年来,中山直面挑战,强化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用地保障,立足长远发展,高水平、高标准建设重大功能平台,重点打造三大核心平台。
三大核心平台其中之一,就是深中通道直接连接的中山翠亨新区。据介绍,翠亨新区总规划面积230平方公里,将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和已引进的深中科技产业园、哈工大人工智能装备产业和创新平台等,着力生物医药、现代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
“未来,翠亨新区将积极对接深圳等重点城市优质科技、产业和创新资源,落地建设中山科技大学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新中心,打造中山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该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总经济师梁兆华说。